沈奇回到公寓,开始合稿。
基于黎曼猜想的“沈氏匹配法”,推导出ζ(s)的第一个表达式为:ζ(s)=e^a+bsn∞n=1(1-s/pn)(1-s/1-pn)e^(s/pn+s/1-pn)。
为了推导出这个表达式,沈奇、玛丽、乔纳斯一共写了27页的论文稿,其中沈奇的贡献度为50%,玛丽和乔纳斯贡献了剩下的50%。
沈奇反复斟酌,通过更简洁的描述和论证,将27页的论文稿浓缩为20页。
第二个表达式为:0=e^a+bssn∞n=1(s-pn)(s-1+pn)e^(s/pn+s/1-pn)
为了推导出第二个表达式,沈奇、法尔廷斯一共写了10页的论文稿,沈奇和法尔廷斯的贡献一半一半。
沈奇反复斟酌,无法通过更简洁的描述和论证对第二个表达式进行简化。
10页已是最极端的浓缩,沈奇一个符号都没有改。由此可见法尔廷斯教授的功力,毕竟他是菲奖得主,从事数学研究已有四十几个年头。
沈奇应该感谢法尔廷斯教授、玛丽和乔纳斯,他们为这个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,否则沈奇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得到两个核心表达式。
得到ζ(s)两个核心表达式的意义是,沈奇可以向全世界宣布:“我和我的团队,已经初步证明黎曼猜想成立!”
两个表达式的前提是“沈氏匹配法”,这是沈奇自创的新式处理方法。
没有这个具有灵魂意义的新式匹配法,得不到后面的两个表达式。
从任何角度来说,沈奇是团队的灵魂人物。
当然了,他的团队成员和技术顾问也非常给力,大家协同作战,完成了黎曼猜想初步的研究成果。
一个12级的数学大师也许搞不定黎曼猜想,但一个12级的数学大师,加上菲奖得主、普大教授、数学博士和博士研究生,以及整个普大数学系的支持,整个团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。
沈奇原以为初步证明黎曼猜想,需要长篇大论的论证篇幅,没想到30页纸就搞定了。
所以思路最重要,逻辑最可靠,想象力最宝贵,除此之外,还需要一点点的灵感和运气。
这30页纸非常有价值,沈奇认为一旦公布,将对数论界及整个数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合稿是沈奇一个人完成的,所以掌握完整版黎曼猜想初步证明的只有他自己。
距科学突破奖&新视野奖颁奖仪式和学术报告大会还有3天时间,沈奇将《基于‘双生匹配法’的黎曼猜想证明》的摘要发给了科学突破奖&新视野奖组委会。
摘要只有几句话,大意为:“我,沈奇,和我的团队,通过双生匹配法,初步证明了黎曼猜想成立。”
“沈氏匹配法”是“双生匹配法”的内部叫法,这个新的处理方法尚未得到数学界同仁的认可,所以还是叫“双生匹配法”比较直观。
组委会震惊了,他们聘请的首席技术顾问一个电话打到沈奇这里:“沈先生,你开什么玩笑!”
沈奇平静的说到:“杰克逊先生,我很认真,并未开玩笑。”
“你,沈奇,证明了黎曼猜想?”
“是的,我,沈奇,证明了黎曼猜想,初步证明了黎曼猜想。因为保密方面的考虑,在我做正式报告之前,我只能呈论文交摘要给组委会。”
“《巴拿赫空间中的‘穆勒—沈定理’及补充近迫定理》,你还需要在会议上报告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