厉之华闻之一惊,似想到什么,见她身后卷一纸筒,似是书画之类,便即微笑道:“姑娘想必甚精书画,能否不吝赐赏?”
那姑娘羞道:“只是喜爱,何敢精此雅娱?虚华而已!绌笔劣墨,止增公子嗤笑。”
她见厉之华已看到了身后之物,便回手取了出来道:“微末陋思,不值公子一哂。”
厉之华接过,展开一瞧,顿感墨香郁郁,是幅山水画,长愈三尺,画中山势巍峨雄壮,薄雾浓云飘流,山间悬泻一瀑,溅于山下潭池。画间峰峦叠嶂,池水碧澈,劲松夭矫挺拔,虽为淡色,却不失浓浑奔动蕴意。观此画功法力,实不似出此妙龄善愁之女笔下。又展开另卷,却是首词,字架清奇娟秀,笔法飘逸流畅,文词雅驯,词寄“谒金门”,题名《春半》。词曰:
春已半。触目此情无限。十二栏干闲倚遍。愁来天不管。好是风和日暖。输于莺莺燕燕。满院落花帘不卷。断肠芳草远。
赏毕钦叹不止,词风格调明快流丽,形象自然,词中似愁中带愤,柔中含刚。不由赞道:“姑娘博学多才,实为不栉进士也。画功豪气磅礴,恣肆流动,而词风与图画却判若两笔,词意既有易安之慵伤凄婉、缠绵悱恻;又现李煜之流离失所、悲苦孑怜。笔意虽效二者,而词蕴已脱超二李,有创意立新之佳髓。李煜‘清平乐’中云:别来春半,触目愁肠断。这两句被姑娘的智笔化凄惨为闲愁,实为巧思杰构。然愁烦闺怨之境跃然,致人随之生以悯怛之心,憾无豪放自恃之活力,想必当时属于情抒笔了。”说完,卷起卷轴,不由又看了她一眼,却见她腮凝新荔,愈显娇美之郅。二人目光相触,均忙避开。
那姑娘见他温文尔雅,辟透自己的词境,大有相逢恨晚之意。厉之华见这女子才貌并绝,亦暗有恋愿。
两人且谈且论,大投所乐。红儿将船划至湖心,早已躲在舱边去听他俩说话,见二人毫无尽兴之意,也不好前去相扰,独自一人舱外,甚感无聊。这时,不远又划来一叶小舟,斯须近前。
红儿见了轻声喊道:“迎儿,快过来!”
那划船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厮,忙划近前道:“可算找到你俩啦,老爷知道小姐和你来游湖,这许久也不回家,专遣我来寻你们赶快回去。”
红儿伸指在口边一竖,“咻”了一声微道:“别多声,小姐今日巧遇知音,二人甚是投情合意,小姐整日愁眉紧锁,难得今日高兴,就让她多聊一刻。我上你的船先回去,等会再来叫她。”在舱外又对那姑娘道:“小姐,你们先聊,我乘迎儿的小船去看花戏,一会再来寻你。”
那姑娘脸上微红,似笑道:“你这丫头倒贪玩得紧,那就快去快回。”
厉之华问道:“什么叫花戏?定是很好看的罢?”
红儿笑道:“很不好看的,尽唱得稀里古怪,我亦需仔细听方懂,你更不懂了。”说罢,踏上那迎儿的小船,双浆一荡,徐徐驶远。
厉之华道:“红姑娘已走,她若不来,咱俩今夜就怕要在这船上睡……”厉之华发觉失言,连忙收回后半截话,一时羞臊,又不好自圆其说,担心地瞥了对方一眼。
那姑娘听他所言,顿时粉腮通红,羞道:“公子勿虑,她即使不来,我也会把你送上岸去。”
厉之华窘然道:“在下愚蠢多虑了。”
这姑娘见他一时窘态,并非存意试探,也不似纨绔膏梁之类,心下甚喜。